中新网济南10月3日电(王采怡)研学游、乡村游、登山游、海滨游……正值中秋国庆旅游“黄金周”,山东各地挖掘文化资源,开展特色节庆活动,推出“花式”旅游攻略,为游客提供多种度假选择。
在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红嫂家乡旅游区,前来研学的学生们参观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,观看了沉浸式情景小院剧《识字班》,感慨颇多。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六年级学生岳丽丽表示:“研学内容非常充实,不仅让我们了解红色故事,而且增长了不少见识。”
“国庆假期是研学游的高峰期之一,在这样重要的节日里,选择红色展馆作为研学目的地,很有纪念意义。”红嫂家乡旅游区总经理薛贵翔介绍,沂南县是“红嫂家乡”,红色遗址众多,红色文化深厚。为了给国庆假期前来研学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,红嫂家乡旅游区打造了中国首部实景沉浸文献史诗剧《沂蒙四季》,以及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剧《识字班》。近期,该景区还针对国庆假期,编排了多台红色节目,预计国庆假期客流量达1.5万人次。
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内沉浸式情景小院剧《跟着共产党走》正在演出。沂南县委宣传部供图
“双节”期间,在临沂市莒南县,红色研学旅游同样是“主旋律”。山东省政府诞生地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、马棚官庄旅游区、厉家寨展览馆等红色旅游景区持续升温,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,重温历史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,传承沂蒙精神。据统计,9月29日至10月2日,该县累计接待游客23.55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.6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今年中秋国庆期间,临沂市郯城县郯国古城景区热闹非凡。当地特别策划推出的中秋国庆主题文旅活动,涵盖古装国潮演出、华服秀、亲子剧场、大学生音乐节等,风俗民情浓厚,给市民、游客带来全方位的体验。中国结、木旋玩具、糖画等展示民俗文化的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。“我们的非遗产品很受欢迎,一天能卖一两百件。”在该景区卖木旋玩具的黄先生说。
中秋国庆假期天气凉爽,登山游是备受欢迎的出游方式之一。泰山旅游假期持续升温。早在假期开始前,泰安市新闻发布会就发布消息,9月29日至10月3日,泰山夜间时段的门票预约已满。该景区严格执行“限量、预约、错峰”等管控措施,提醒游客密切关注官方通告和预警提示。
据统计,9月30日14时至10月1日14时,泰安市纳入抽样调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、新业态旅游景区、乡村旅游区点、红色旅游景区等20家旅游景区、景点吸引物共接待游客28.58万人次,同比增长130.43%,实现营业收入1550.37万元,同比增长293.28%。
在凌晨的日照市灯塔广场海滨,海上日出成为新的“风景线”,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、观看日出。“太阳从黄海冉冉升起,瞬间就染红了天空和海面,让人想到‘日出江花红胜火’,特别有节日氛围。”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。
10月1日,旭日照耀下的山东日照灯塔广场。刘晓彬 摄
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的“中国传统村落”——卧云铺村在“十一”迎来旅游高峰,村里推出的“穿汉服游古村”活动深受游客喜爱,不少游客来到这里换上汉服,玩一把穿越。“孩子没见过这种石头房子,带她来感受一下。“游客王梦身着汉服带着孩子穿梭于房前屋后,在欣赏古村风光的同时,也领略到淳朴的民风民俗。
“莱芜将开展包括文艺演出、全民阅读、诗词共赋等在内的近50场文化主题活动,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文化需求。”莱芜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曹琳琳介绍说,当地中秋国庆期间还出台多项优惠措施,香山景区、莲花山景区、雪野乡村度假区等近20家单位推出门票优惠等活动,为游客送上丰盛的旅游大礼包。
除了花样繁多的出游方式,山东各地也推出形式多样的文旅节庆活动,为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市场增添“人气”。
菏泽市东明县图书馆开展“喜迎国庆.献礼祖国”传统文化手工课活动。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详细讲解手工作品“红旗升降台”的制作过程。孩子们发挥创造力,制作出一个个立体的红旗升降台,以独特的方式送上国庆祝福。“通过此次活动,我不仅体验了劳动的乐趣,还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爱。”现场体验的小朋友表示。
在临沂市兰陵县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里,景区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巧贴“五谷画”活动。小朋友们用大米、红豆等粮食颗粒作为创作工具,发挥想象力绘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五谷画。“我这幅粮食画叫强国有我,我想用这种方式告诉祖国妈妈,请祖国放心,强国有我。”小游客刘星辰用作品送上节日祝福。(完)
中新网郑州10月3日电 (记者 韩章云)10月2日,一场“仰韶·星饰”T台秀在位于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上演。博物馆精心策划,将现代T台秀与大河村遗址出土文物元素相结合,为观众带来特别体验。
图为“仰韶·星饰”T台秀现场。胡继忠 供图
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部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里是黄河干流一处距今6800年至3500年、历时3300余年的仰韶文化遗址,包含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直至夏、商文化遗存。该遗址拥有华夏民族进入文明阶段关键时期——仰韶文化的完整发展脉络,是被誉为“仰韶文化的标尺”。
如何创意展示大河村遗址的仰韶文化?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有诸多探索,此次“仰韶·星饰”T台秀正是其中之一。
在这个特别的秀场里,小朋友们变身模特,他们穿着印有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、彩陶纹饰、星象图案的文创T恤衫一一登场。
这些图案有象征着和平与友好的“彩陶双连壶”、有体现锯补技术的“白衣彩陶盆”、有代表文化交流融合的“陶盉”,以及我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“太阳纹、月亮纹、日晕纹、彗星纹”等。这些展现大河村遗址历史、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创服饰新意十足,令在场观众眼前一亮。
此外小模特手上所持的文创产品也极具创意。古韵焕彩雨伞、古韵焕彩水晶柔抱枕、古韵焕彩丝巾、彩陶连心·珐琅彩吊坠等文创产品,巧妙融入了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文物元素。
“这场T台秀让古老的文物从展柜中主动‘走’向观众,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独特风采。”现场专程带着孩子来观看T台秀的赵女士对活动的创意设计十分认同。
记者了解到,在活动现场,博物馆方还设计了汉服走秀、仰韶文化知识抢答等环节,为观众赠送文创T恤衫,让大家在博物馆里有玩、有乐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