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郑州10月3日电 (记者 韩章云)10月2日,一场“仰韶·星饰”T台秀在位于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上演。博物馆精心策划,将现代T台秀与大河村遗址出土文物元素相结合,为观众带来特别体验。
图为“仰韶·星饰”T台秀现场。胡继忠 供图
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部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这里是黄河干流一处距今6800年至3500年、历时3300余年的仰韶文化遗址,包含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直至夏、商文化遗存。该遗址拥有华夏民族进入文明阶段关键时期——仰韶文化的完整发展脉络,是被誉为“仰韶文化的标尺”。
如何创意展示大河村遗址的仰韶文化?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有诸多探索,此次“仰韶·星饰”T台秀正是其中之一。
在这个特别的秀场里,小朋友们变身模特,他们穿着印有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、彩陶纹饰、星象图案的文创T恤衫一一登场。
这些图案有象征着和平与友好的“彩陶双连壶”、有体现锯补技术的“白衣彩陶盆”、有代表文化交流融合的“陶盉”,以及我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“太阳纹、月亮纹、日晕纹、彗星纹”等。这些展现大河村遗址历史、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创服饰新意十足,令在场观众眼前一亮。
此外小模特手上所持的文创产品也极具创意。古韵焕彩雨伞、古韵焕彩水晶柔抱枕、古韵焕彩丝巾、彩陶连心·珐琅彩吊坠等文创产品,巧妙融入了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文物元素。
“这场T台秀让古老的文物从展柜中主动‘走’向观众,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,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独特风采。”现场专程带着孩子来观看T台秀的赵女士对活动的创意设计十分认同。
记者了解到,在活动现场,博物馆方还设计了汉服走秀、仰韶文化知识抢答等环节,为观众赠送文创T恤衫,让大家在博物馆里有玩、有乐。(完)
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3日电 (陶拴科 苏华)3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获悉,截至9月30日,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今年完成油气产量当量2515万吨,同比增长45万吨,创历史新高,石油液体、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.8%和1.2%,新能源多项指标获得零的突破,油、气、新能源三项主营业务均呈现出“全线飘红”的良好态势。
今年以来,塔里木油田着力构建绿色低碳、清洁高效、多能互补的能源供给新格局,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、增强核心功能,全力推进油、气、新能源业务“三驾马车”快速发展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建设美丽新疆贡献石油力量。
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,油气勘探持续发力。以我国首口万米深井——深地塔科1井钻探为抓手和契机,加大深地科技攻关力度,油气勘探喜获托探1、恰探1、雄探1、罗探1四个重大突破、七个预探发现。集中力量实施富满油田、博孜-大北两个超深层的规模效益上产工程,为实现产量目标提供“硬支撑”。其中,富满油田47口井试油获日产百吨以上高产油气流,助力石油液体刷新上产新指标;天然气主力上产区博孜-大北区块投产14口井,新建日产能396万立方米。
石油液体生产赢得量效齐增。自2022年石油液体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以来,塔里木油田强化生产组织运行力度不减、劲头不松、标准不降,各项指标始终保持箭头向上,不断刷新纪录。今年前三个季度,塔里木油田吹响提速上产、提质增效的冲锋号,强化组织产能建设,深化老油气田综合治理,优化完善增产方案,倒排工期、抢先抓早、积极作为,集中优势兵力提高储量动用率和油气采收率,持续以高标准提升油井开井率达70%,较去年底增加5.3个百分点。石油液体日均产能较去年底增加1109吨,推进产量再创同期新高达到581.3万吨,以百米速度跑出一场石油液体上产的马拉松。
全力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。塔里木油田精细做好管理提升文章,组织好克拉、克深、迪那等气田“压舱石”稳产工程,科学强化老井治理,推广应用多级气举阀连续油管气举技术、中性除垢解堵液等关键新技术,实现“水中捞气”,为超深天然气井解堵复产、提质增效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。今年,通过措施作业恢复天然气日产能177万立方米,增气5.2亿立方米,超计划3.5亿立方米,在增产保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10月2日,塔里木油田运维人员在尉犁10万千瓦光伏电站光伏方阵区进行巡检。吴朋 摄
塔里木油田统筹推进绿电各项指标实现零突破。自今年3月尉犁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,拿到电力上网第一张“绿卡”以来,塔里木油田采取“集中式+分布式”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,光伏项目已构建形成“20万千瓦投运,110万千瓦即将建成,200万千瓦在握”的新态势,生产绿电1.33亿千瓦时。同时利用天然气压差动能回收利用,在西气东输第一站建成首个零碳油气站场,每年可实现节约用电520万千瓦时,减排二氧化碳3335吨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