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杭州10月3日电 (王逸飞 鲍梦妮)中国选手李冬崟10月3日在杭州亚运会女子500米单人皮艇、女子500米四人皮艇项目中夺冠,王丛康斩获杭州亚运会男子500米四人皮艇金牌,他们也成为亚运赛场上少见的“金牌夫妻”。
10月3日,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500米单人皮艇决赛在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,中国选手李冬崟以1分58秒931夺得金牌。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
加之10月2日王丛康与队友将男子500米双人皮艇金牌收入囊中,这对“皮艇伉俪”最终以4枚金牌的成绩结束杭州亚运会征程。两人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坦言,赛前没敢想能将所参赛项目的金牌全部拿下。
李冬崟出生于浙江嘉兴,王丛康生长于浙江浦江,都是地地道道的浙江人。得知将代表中国队征战杭州亚运会后,他们就定下“在家门口升国旗、奏国歌”的目标。
8月以来,两人行程十分紧凑,先是在德国参加2023年皮划艇静水世界锦标赛,双双获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,再是前往法国参加2023年皮划艇静水世界杯第三站比赛,回国后立刻在辽宁大连进行封闭式训练,为杭州亚运会做冲刺准备。
“其实集训时心里还是比较紧张的。因为刚结束国外的比赛,状态还没有调整回来。赛前最后十几天里,大家都还是拼一把,争取把状态调到最佳。”李冬崟的主项一直是500米四人皮艇项目,此次新增500米个人单项,对她而言是队里的信任,更是自己的一个突破。
王丛康表现得则比较淡然。赛前他很少去想比赛结果,而是更专注于训练本身。“金牌挂到了脖子上,才是自己的。”
10月2日,王丛康(右)与卜廷凯获得杭州亚运会男子500米双人皮艇冠军。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
封闭集训期间,中国皮划艇队在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,侧重于各专项的针对性训练。“打个比方,平时跑步要跑10公里,现在可能要跑15到20公里,训练量上来的同时也注重爆发力的提升。”虽然任务繁重,但王丛康总会靠回想美好之事来克服疲惫与困难。在他看来,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可以概括自己对待职业生涯,甚至整个人生的态度。
妻子李冬崟便是王丛康眼中的“美好”。2020年,两人搭档在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上夺得男女混合500米皮艇金牌。在训练中默契十足、无话不谈的他们相恋牵手,成为一对“皮艇伉俪”。在李冬崟心中,王丛康不论是作为赛场上的队友还是生活中的伴侣,都是有担当和责任心的男子汉。
亚运会的征程告一段落。接下来,他们将进入巴黎奥运会的备战阶段。王丛康希望在男子500米四人皮艇项目中,与队友争取进入前六名。李冬崟则期待,携手队友在女子500米四人皮艇项目中站上领奖台,取得新突破。(完)
中新网宜昌10月3日电 (郭晓莹 杨叶)三峡大学办学100年暨本科教育4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10月3日在该校举行。百年来,三峡大学共培养35万余名学生,逾15万名毕业生被输送到水利电力行业,投身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。
三峡大学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——湖北省宜昌市,由原湖北三峡学院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宜昌)合并组建而成,是一所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。
三峡大学办学100周年暨本科教育4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现场。 周星亮 摄
多年来,三峡大学始终坚持为水利行业服务,为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。
三峡大学是一所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。三峡大学供图
近年来,三峡大学主动服务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,为三峡工程、葛洲坝工程、白鹤滩工程等41项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服务,解决了葛洲坝、三峡工程、白鹤滩、乌东德等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结构安全与运维、坝基坝肩安全稳定与生态修复问题。
三峡大学校园美景。(资料图)三峡大学供图
截至目前,三峡大学向水利电力系统输送逾15万名毕业生,他们几乎参与了葛洲坝及之后的所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建设。
三峡大学培养输出的优秀学子遍布世界各地。(资料图)三峡大学供图
三峡大学校长王炎廷表示,该校将以社会需求、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,不断优化学科、专业结构,加快科技创新步伐,推进科技自立自强,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(完)